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Elsevier

其他期刊文章

其他期刊(类型属于转向文章)

  • 卡贝缩宫素与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比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背景:产后出血是全世界产妇死亡和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的:比较卡贝缩宫素与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
    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为双盲随机临床试验,受试者为200例在2011年间被转至卡尚Shabiehkhani产科医院的孕妇。在胎盘娩出后,第一组孕妇接受肌内注射麦角新碱,第二组接受肌内注射卡贝缩宫素。所有受试者都在分娩后被跟踪观察24小时,在分娩后第一时间及此后24小时监测血压、脉率、子宫张力、血红蛋白浓度,并评估其是否需要追加子宫收缩药及药物副作用。最后,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卡贝缩宫素组血红蛋白水平的平均降幅显著低于麦角新碱组(P<0.001)。在对追加用药的需要方面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02)。此外,在用药后即刻及30分钟收缩压和子宫张力也存在明显的组间差异(P<0.001)。贝缩宫素组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13%,而麦角新碱组为5%(P=0.04)。
    结论:本研究表明,卡贝缩宫素与麦角新碱相比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更有效,因此可以用于低危妇女作为麦角新碱的良好替代药物。

  • 米索前列醇阴道栓剂及经阴道分娩时间: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米索前列醇阴道栓剂及经阴道分娩时间研究

  • 评估Propess用于促进足月孕妇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评估Propess阴道栓剂在足月妊娠孕妇中用于促进宫颈成熟及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宫颈Bishop评分小于6分且无任何禁忌证如阴道分娩禁忌、引产中使用前列腺素及催产素禁忌的足月孕妇被分为3组:催产素组( n=59),胎膜完整组(Propess I组; n=58)及胎膜自然破裂组(Propess R组; n=52)。主要结局指标包括Bishop评分变化,引产至分娩时间间隔,总分娩时间,阴道分娩率,胎儿结局以及引产期间母亲并发症。与催产素组患者相比,Propess组患者的Bishop评分及阴道分娩率显著较高,而引产至分娩时间间隔及总分娩时间更短(P<0.01)。在胎儿结局及引产期间母亲并发症方面,催产素组与Propess组无显著差异(P =0.05)。此外,Propess I组与Propess R组在阴道分娩率、引产至分娩时间间隔及总分娩时间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 .05)。Propess是一种可促进宫颈成熟的安全、有效药物,已被成功用于引产。

  • 全球配偶凶杀案的系统性综述

    丈夫或妻子进行的谋杀

    全球有39%的女性凶杀案及6%的男性凶杀案为配偶所为。
  • 在产后出血风险较高的剖宫产孕妇中使用卡贝缩宫素和缩宫素

    在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预防方面,卡贝缩宫素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比缩宫素输注少

    此非随机比较研究在两组51名女性中对卡贝缩宫素和缩宫素预防性输注进行了比较。所有接受剖宫产的参与者都具有较高的PPH风险。在卡贝缩宫素组,一过性低血压及需要额外使用子宫收缩药的情况比较少见。
  • 限制短效β受体激动剂在产科适应证的使用-CMDh支持PRAC的建议

    人用药物互认及非集中程序协调组(CMDh)1已达成新的共识,建议限制“短效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使用。这些药物不再作为口服剂型或栓剂用于产科适应证(用于孕妇),例如防治早产或子宫过度收缩。然而这些药物的注射剂型在特殊情况下仍可在产科短期应用。
    这些建议依据的是欧洲药物管理局下辖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的回顾调查,其评估了高剂量短效β受体激动剂作为宫缩抑制剂(可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物)时的心血管副作用风险(可影响心脏及血管的问题)。
    PRAC的结论是:高剂量短效β受体激动剂用于产科适应证使可对母亲及未出生的胎儿带来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风险,数据显示这些风险多数出现于延长使用的情况下。考虑到这些药物的心血管风险及其口服剂型或栓剂的疗效数据较为有限,因此PRAC的结论是这些药物的获益-风险比不佳,不应再继续用于产科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