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Elsevier

在芬兰产科中心使用产科肛门括约肌损伤发生率作为患者安全性指标

Aura Pyykönen, Mika Gissler, Maija Jakobsson, Lasse Lehtonen and Anna-Maija Tapper

    2015-05-19

摘要

目的

探讨芬兰不同规模的分娩中心在产科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发生率(obstetric anal sphincter injuries,OASIS)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在芬兰进行的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注册研究,其中包括2006~2010年间所有的分娩(294,725)。根据每年分娩数对芬兰所有的分娩中心(34个)进行分类,并在根据年龄和生育状态进行调整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规模的分娩中心之间OASIS发生率。运用Robson 10组分类(Robson ten group classification)进行更精确的比较。

结果

OASIS发生率显著上升,无论是在每年有5000例或更多分娩的规模最大的中心(OR 1.46, 95% CI 1.11–1.92)中,还是在每年有不到500例分娩的规模最小的中心(OR 1.33, 95% CI 1.22–1.45)中。在Robson 的组1(初产、头位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中,规模最大的中心OASIS风险最高(OR 1.44, 95% CI 1.28–1.61),而在Robson的组3(经产、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中,规模最小的中心OASIS风险最高(OR 2.90, 95% CI 1.68–5.02)。

结论

在OASIS发生率上存在显著的医院间差异,提示产科医疗实践也存在显著的差异。Robson的10组分类法应该用于提高医院间的比较。

关键词:

产科创伤;产科肛门括约肌损伤(OASIS);患者安全性;患者安全性指标;Robson 10组分类